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校内各单位:
为推进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文件精神,提升我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第二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陕教工宣办〔2022〕4 号),学校决定在校内征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高水平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参与省委教育工委开展的第二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现将征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类别
(一)研究课题
1.研究课题旨在解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现实难题,探究国内外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高的工作决策参考价值。目标成果主要为专著、论文等。
2.研究课题分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三个类别。
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将根据选题和论证确定课题级别,其中重大课题设置4项,每项资助1万元;重点课题8项,每项资助0.5万元;一般课题经费自筹,依据申报实际设置若干项。
(二)实践项目
1.实践项目旨在推动具有影响力与引导力的优质网络文化作品产出,目标成果主要为原创网络文章、网络工作案例、网络微作品等形式。
2.实践项目分资助项目与自筹项目两个类别。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将根据选题和论证确定项目级别,其中资助项目设置10 项,每项资助0.3 万元经费;自筹项目依据申报实际设置若干项。
课题(项目)申报立项、结项鉴定及过程管理等按照《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附件2)执行。
二、征集申报要求
此次申报面向全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陕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申报系统(http://gaut.sust.edu.cn/gxqtskdsz)为本次申报的唯一平台。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相关单位应按照要求,对本单位申报材料进行初审,严把申报材料质量关,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送宣传部。宣传部将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评审,按照省委教育工委要求统一开展校级审核与材料报送工作。
(一)申报者要求
1.申报者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熟悉所申报研究领域的情况,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2.申请人中有学术不端行为并受到处分且尚未被撤销,或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撤项处理仍在受限期内者,不得参与申报。
3.重大研究课题申请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
4.申请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或项目,且最多参与二个课题或项目。申报人所主持的省中心课题或项目未结题(项)前不得申报新课题(项目)。首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获批立项负责人不得以第一申报人身份参与申报。
5.课题(项目)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吸收本单位以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项目)组成员。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课题(项目),但不得作为负责人。课题(项目)组成员不超过5人。
(二)申报内容要求
1.申报课题(项目)应立足于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现状,力求居于学科前沿,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避免低水平重复;鼓励各学科交叉融合;着眼于国际局势和新时代的特点,着眼于当代中国国情和陕西省情,注重研究我国尤其是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问题。
2.课题(项目)的选题方向和研究范围应参照《第二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申报选题指南》(附件1)进行确定,题目可自拟。
三、申报程序
1.账号申领。2022年4月2日前,申报者自行通过“陕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申报系统”注册账号,账号审核工作由学校系统管理员负责。校级管理员统一使用首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校级权限账号操作。
2.信息填报。申报者于2022年4月14 日前,登录“陕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申报系统”,下载申报书、论证活页,按照提示进行信息填报与材料上传。
3.材料报送。申报者个人在线申报后自行打印申报材料,由所在单位统一将加盖部门公章的纸质材料一式两份于4月15日下午6:00前,报送至宣传部刘雪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刘雪OA邮箱。经学校审定后,将由校级管理员对本校申报材料按照比额进行线上审核推荐。
联系人:刘雪 联系电话:2030237
附件1:第二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申报选题指南
附件2: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宣传部
2022年3月24日